“发脾气是本能,不生气是本事”这句话你可能听过,但仍逃不过被“火气”左右。
年纪越大,脾气这株火苗哪怕沾一点芝麻般的小事,就会越蹿越高。但不少人仅仅认为这是情绪问题而不重视。
事实上,爱发火可能是一种“病态”。
专家告诉你经常发火背后的导火索,并教你如何控制脾气,降低生气的频率。
两个证型是“发火”导火索
肝郁
如果是情绪郁闷、肢体困重、脘腹胀满、头重头沉,可选用薏仁粥。
肾虚
既然无法做到一辈子不生气,那就尽量减少生气的频率,有上述症状的人可以尝试中药食疗膏方等调理。
一般人可以尝试运动,比如散步、骑自行车、打球等,促进身体分泌多巴胺,让人感到快乐、消除怒气。
如果发现自己总是烦躁易怒,应尽早找专业医生咨询,以免导致其他健康问题。
发脾气易得8种病
1
乳腺疾病
人发怒后常表现为胁肋部、乳房、腹部两侧胀满,似乎有气在里面憋住,或有走窜疼痛之感。
久之,女性可出现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如果在产后,则容易发生乳腺炎;中老年人甚至导致乳腺癌。
2
甲状腺疾病
经常发脾气,会加大甲状腺结节、肿大、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几率,也会搞乱内分泌系统的控制中枢,使甲状腺分泌激素过多,久之引发甲亢。
3
消化不良
4
头晕头痛
俗话说“怒发冲冠”,从中医角度讲是“怒则气上”。
因为生气导致肝气上逆,升发太过,容易表现为头胀、头痛、头晕,面红目赤,甚至引发脑出血,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气行则血行,气逆血也随之上逆,后果往往很严重。相反,生气也可导致气机不能下行,致使男性排精不畅,女子月经周期紊乱,经行不畅或痛经。
5
抑郁失眠
人的精神情绪,与气血关系最为密切,气血顺畅,则情绪平和,心情舒畅。
经常生气发火可导致气机不畅,所以也常出现精神心理疾病,如情绪低落、多疑善虑、沉闷欲哭等,甚至发展为抑郁症。
若大怒伤肝,肝气上逆,则常见烦躁易怒,亢奋激动,失眠多梦。
6
损伤免疫系统
“怒发冲冠”时,大脑会命令身体制造一种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的皮质醇。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阻碍免疫细胞运转。
7
造成心肌缺血
发脾气时,大量的血液冲向大脑,会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而造成心肌缺血。
8
加速大脑衰老
发火时脑血管压力增加,血液中含有毒素最多,进一步加速脑部衰老。
6种饮食习惯浇灭“怒火”
日吃足够主食
一般建议吃粮食半斤到6两(1小碗米饭或1个大馒头约2两),部分用杂粮、薯类和杂豆来替代更好(4斤薯类=1斤杂豆=1斤粮食)。
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保持好心情的重要基础,同时杂粮、薯类和杂豆都是维生素B1的重要来源。
每日吃1斤蔬菜
其中至少有半斤绿叶菜,能供应钙和镁,同时还有大量的钾,能减少钙流失。
每日喝300克牛奶或酸奶
大概相当于牛奶1杯(一次性纸杯大小)加上酸奶半杯。牛奶在供应钙的同时,还供应丰富的色氨酸和维生素B6,有利于平和心情。
每日吃2~3两豆腐
大概是盒装水豆腐1/3盒,帮助补充钙和镁。
每日吃1把少盐的坚果仁
它们也是钙和镁的好来源,也能提供蛋白质和多种B族维生素。
每日吃半斤~1斤水果
大概相当于1个苹果加1个橙子的量。水果含有糖分,提供愉悦的甜味和丰富的钾元素,减少钙的流失,对缓解紧张情绪有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