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订阅我们刊物的读者,想必早就注意到了,
在每期杂志大约,前10几页的位置,
都会有这样一整版杂志社和IFBB,也就是国际健联职业联盟的合作宣传广告。
广告上的两位人物,一男一女,象征着男女两类赛事,所能达到的殿堂级标准。
右边那位男性,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可站在左边的女士是谁,这就不是大多数人立刻就能答得出来的了。
呐,涨知识的时间又到了:
她就是蝉联6届奥赛冠军的健身界传奇,近两三代健身运动员所崇拜的偶像,
且如你刚才所见,能与州长平起平坐的女子赛事佼佼者
———— Cory Everson
凭借着无可争议的完美身材,她不仅成了健身界的代表性符号。也是一个黄金岁月的优雅展现。
典型的西方面孔、金色卷发、肌肉、紧身运动服,再加上五颜六色的健身场馆背景...
这一切,当通过印刷品或是影音资料传遍世界各地时,似乎比纽约港口那位头戴铁刺帽,一手拿火炬一手搂本书的女士雕塑,更能代表美利坚合众国。
很多人只能在规则的约束下完成竞争,而她却几乎始终把握着规则的标准。
这样的传奇,有什么独特的故事?如果你也是个跃跃欲试的专业,抑或是业余选手,从她的经历上能获得什么启发?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
可以先播放这首1997年大片《空中监狱》的主题曲,带你的心灵回到上个世纪:
我们的女神生于1958年,威斯康星州,一个富庶的农业大州。
早在那个年代,健美运动就在美国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如果你读过之前推送的《Leroy Colbert:身残志坚的黑人自然健美先驱》,或是本来就非常熟悉这项运动的发展历程,你就会发现那已经是个很多成熟运动员相继诞生的时期。
一句话,客观环境与氛围相当理想。
在这种背景下,Cory个人又具备可以复制粘贴很多成功运动员简介的天赋。诸如“从小就爱动”,“跑步、体操、羽毛球”,“尝试过很多运动项目”等等,都是她青春期的关键词。
然而,令东亚“考试民族”欲哭无泪的是,这样一个没有从题海中饱经洗礼,貌似也没有接受过应试培训,平时爱玩爱动的姑娘,成年后的归宿,“竟然”是来到了美国顶尖的公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开始学习体育教学课程。
学习之余,她一直都积极地参加五项全能比赛(Pentathlon),并经常拔得头筹。
现在看来,这一点,是她人生当中相当重要的经历。
现代五项是包含射击、击剑、游泳、马术和跑步的多项目运动。虽然区别于古希腊时期的古代五项(铁饼、标枪、跳远、角力以及跑步),但这种运动对人各方面生理机能的高标准要求,特别是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不仅没变,有时还更苛刻了。
而她之所以能够满怀信心的投入这项运动,势必和她青春期之前的体育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么,现代健身运动的标准形象,那些肌肉饱满的人体模板又是谁呢?没错,正是制定早期五项全能运动基础的同一批人。
这就是历史路径积累。在友人的建议下,顺理成章地,从五项全能磨砺出来后,Cory开始踏上了系统的健美训练与参赛之路。
赶在传媒的技术与普及,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发展的80年代,在1981年IFBB的首秀舞台上,她作为夺冠的黑马,得到了各方的普遍赞誉。
这种初战告捷的轻松,非常激励人。紧接着,她开始不断在各类赛事上放飞自我。
但传奇的事迹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在某次比赛上,Cory进行规定动作展示时,感到左脚有一股扎心般的剧痛。
强忍着比外赛之后,速去就诊。
诊断结果,是脚步血块压迫神经所导致。令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是,她险些就面临需要截肢的命运。
强烈碰撞造成骨膜附近出血而形成血块,是这种现象背后的一般诱因。同样,不难发现,这也是路径积累造成的结果:有道是“摔死骑马的,淹死会水的”,长久以来的运动经历,难免会带来这样的伤病。
幸好,故事并未就此戛然而止。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之后,Cory不仅战胜了伤病,还把自己调整到了相当出众的状态。
Cory的训练以中等重量为主,每组重复次数则是比较常见的8至15次。
在她的训练计划里,你会发现她身为女性,却根本不会绕开卧推这种颇具男子气概的训练动作。事实上,做这种外界看来很“促睾”的力量训练,正是她的成功秘诀之一。
然而在饮食方面,除了注意不直接摄取过多脂肪以外,她对自己的要求便不那么严格。
她相信,过于严格的的饮食计划,一旦失控所导致的反弹,对健康的影响反而更大。
从1984年开始,Cory一直毫无悬念地“称霸”在奥林匹亚冠军的宝座上。喜剧电影《私人定制》里,李成儒饰演的国际名导,拿遍了国内外各种“最俗电影奖”的称号,于是发出了“再拍还给我,就别跟年轻人争了”的感慨。
估计有一阵,她也是这么想的。
事业上的成功,很快给她带来了商业上的价值。不久,她的形象就开始见诸于各个健身杂志封面,成了肌肉男星们的最佳拍档。
受邀登上各个电视台的健康节目,更是体育明星们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Cory基本上是以“美国马华”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随着节拍和激励性的提示,和她一起在电视机前蹦蹦跳跳,成了当时欧美相当风靡的健身方式。
尽管那些对肌肉刺激程度极其有限的有氧体操,不太可能让观众练出和Cory一样的身材。
这种影响力,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近几年。很多80后选手,在形成三观的年龄段,正是受她影响。
就连很多健身动作示范挂图,训练图示手册,也把请她做模特,当成了一种自发秩序。
等她的形象随着出版物的流通,传遍全球,这位奥赛运动员,则成了许多人心目中代言美利坚合众国美好世界的“美国女郎”。
虽然没有特别去考证初中生物教材上,那位“支配着你对肌肉的恐惧”的女子健身选手尊姓大名,但是,那张照片同样富有年代感的气息,说明拍摄时间,应该离Cory活跃的年代不远。
所以,你有没有想过:当你在生物课上,不爱听讲,胡乱翻书的时候,看到的是今天推送的Cory的照片,而不是那位不知名的女士,你对这项运动初次的邂逅,该会是怎样的?
那样的话,恐怕东亚“考试民族”的逻辑与秩序,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50年代的人,论辈份,娃子得管她叫“大姨”。
岁月无情,过了六旬,即便身体素质依然青春,没有过多的人工因素,外观上还是容易尽显老态。
Cory阿姨近期的照片就不给大家放了,
因为我们都希望她巅峰年代的精彩形象,能成为业界的永恒,并定格在脑海里。
— END —
《健与美》2018年12月刊新刊上市
(点击下图购买)
2019运动健身日历发售
点击下方图片可在《健与美》杂志网上商城购买
新书上市,优惠多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