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步的研究中涉略最少的就是跑鞋了,徐国峰一直认为跑鞋只是装备,人本身比较重要。但前几天有机会和几位教练、朋友和品牌代理商讨论跑鞋,有了一些启发,简单整理分享一下。大家的基本共识是:不管是哪一个品牌的训练鞋、慢跑鞋或所谓的入门鞋款大都强调避震功能、稳定性、辅助支撑,甚至使用“运动控制型跑鞋”这样的名称。我们假设这些以此为卖点的跑鞋真的具有非常强的控制、支撑与稳定功能,试想:脚掌在那么多的控制、稳定与辅助支撑下还能训练得到吗?所谓的训练鞋不是就是为了训练跑者而设计的吗?若跑鞋提供这么札实的稳定,那么跑者的脚掌不就训练不到自身的稳定能力了吗!
我们的另一个共识是:竞赛跑鞋(马拉松鞋)朝着与训练鞋相反的方向发展,愈轻愈薄愈好;顶尖跑者所需的跑鞋不需要厚重的稳定功能,只需要能保护脚掌、够舒服与具有足够的摩擦力即可。
不少品牌强调,训练时穿训练鞋,比赛时穿竞赛鞋。但如果训练鞋的保护如此之多,因为过度保护而训练不足的脚在比赛时穿上穿轻薄跑鞋不是反而危险吗?而且正因把自己归类(或被品牌商归类)在入门、需要被保护、非顶尖的跑者,而穿上那些稳定性鞋款来训练,那不就永远也无法练到进阶、不需被保护与顶尖的地步了吗!
依这样的逻辑,不管训练还是比赛跑鞋还是都以轻薄平底、舒服为主来设计,不用太多的稳定性和支撑功能。就像腿部受伤的病人才需要支撑功能良好的拐杖一样,支撑功能的鞋款是给先天扁平足、身体有伤或下肢功能不全的人用的。如果健康的跑者都只穿稳定性十足的跑鞋练跑,就像让没伤的人拿拐杖长期行走一样,反而会因为违反自然而伤到原本健康的身体,所以健康的跑者是不需要穿那些强调支撑与稳定的鞋款的。
至于入门跑者或下肢原本就较弱的人是否另当别论呢?徐国峰认为道理是一样的:就是弱才要训练呐!一直穿着保护完善的跑鞋练跑,那不就永远都训练不到“被支撑部位与身体本具的稳定功能”吗?入门跑者只要循序渐近,一开始跑少一点, “以正确的跑姿”规律地跑下去,原本弱的地方就会逐步变强的!
此外,穿着稳定型跑鞋跑久的人反而危险,因为心肺变强而下肢训练不足,当比赛或强度训练时一跑出速度时,原本久经保护的部位就会因为不够强而受伤。
变强,是一种刺激→再适应的过程,过度保护就像包在石膏里的肢体一样,只会愈来愈弱。要变强,就需要刺激,而不是过多的稳定、保护与支撑。好的跑鞋应该回归单纯:以轻薄与舒服为主要目标,次要目标应该不是稳定性,而是设计感,因为“好看与耐看”也很重要→帅气,跟强与快一样重要,这也是大家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