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篇对于低血糖的原因有了详细的介绍,糖尿病人的低血糖发生最常见原因,还是因为血糖药物的不当使用,跟食物摄取的种类偏向高升糖指数。不管是否有糖尿病,低血糖都比高血糖来的危险许多,所以终章就来谈谈补充的方式。
低血糖的症状
低血糖的症状因人而异,包括:飢饿感、心悸、冒冷汗、发抖、晕眩、疲倦嗜睡、四肢无力、情绪焦躁、愤怒、忧虑或亢奋。而某些低血糖反应机转已破坏的长期糖尿病患者,也可能没有任何警觉症状,相当危险。
那低血糖发生时,到底要怎么补充呢?
由于10kg的人摄取2g葡萄糖血糖可上升50mg/dl的血糖,所以60kg的人摄取12g的糖就可将血糖从60上升到110,糖的来源以好吸收的葡萄糖为优先,大概15g左右的葡萄糖片或粉即可,某赖说吃坚果的确令人傻眼,因为就连纯葡萄糖都要10-15分钟慢慢改善,何况属于油脂类的坚果?
如果没有葡萄糖片,要吃哪一种食物呢?以ADA的建议中有许多易买到的食物(果汁、葡萄干、牛奶、蜂蜜、汽水等)。但我个人最建议的是零脂或1%脂肪的牛奶!
牛奶的组成是乳糖(葡萄糖+半乳糖),240cc就含有近13g的糖,由于脂肪跟蛋白质都会减缓血糖上升,你去看看营养标示就会发现,越低脂的牛奶热量虽低但糖分比全脂高,食物的加工就是如此,挖了东墙势必要拿西墙去补,少了脂肪只好拿糖去填。所以减重的人我不会建议喝到脱脂,低脂的脂肪跟糖都较为适中,但低血糖的话脱脂奶就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身边没有葡萄糖片的我强烈建议可喝脱脂奶代替,比起果汁(果糖对心血管跟脂肪肝的影响又可以写一篇)或加工的糕饼汽水这些可能含高果糖糖浆等干扰代谢的物质好上许多。
因此赖认为「低血糖就是血糖震荡造成所以不能吃糖」跟一些医师认为「糖尿病的低血糖怎么可以不吃糖」,都只对了一半。15g的糖大概一片薄薄的吐司或半杯果汁就有,实在不用多吃,怕的是病人在低血糖时因没有正确被卫教,「怕震荡」而吃了无法让血糖有效提升的食物,或只被告知低血糖很危险要快吃糖,就紧张到囫囵吞枣吃下过多不健康的高糖分食物,陷入越来越恶劣的血糖起伏循环。
明确的指示备着葡萄糖粉或片15g,或喝下脱脂奶240cc一杯,慢慢观察不适的改善状况10-15分钟再决定是否再补充一次,若有乳糖不耐症可考虑2大匙(约30g)的葡萄干,相对也是较健康的选择,若半小时仍未改善,则建议尽速就医治疗。非糖尿病的正常人若遇到低血糖造成的不适症状,因升糖素(glucagon)的功能正常并未被药物抑制,就更不需要吃下大量含糖食物了,喝点低脂牛奶或豆浆这类有碳水偏多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即可。以上是我自身或我的家人发生低血糖时,自己的处理方式,供大家参考。(至于低血糖到意识状况改变或昏迷的处理方式根本不需要讨论,一定要尽速打皮下或肌肉升糖素(glucagon)快点处理或送医,严禁喂食以免呛到。)
有个"rule of 15"口诀可供大家参考: 在吃下15g快速作用的碳水化合物食物,15分钟后再check血糖,确定有大于70mg/dL,若没有再重复低血糖处理。
即使只是为了提高血糖的目的,我仍希望大家吃进的每一口都是对身体有益的好食物。重点不只是一时的低血糖处理而已,而是在不伤害器官的前提下兼顾长期的血糖稳定跟代谢平衡。评估个人低血糖的风险随时调整饮食、药物跟运动,完整卫教,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才是根本之道,讨论震荡存不存在并不是重点。
关于生命的科学,不分职业只能用无限谦卑的态度去面对,越是相关专业领域越要抱持怀疑跟谨慎。就像阿贝斯曼在2012年《事实的半衰期,为什么我们所知的一切都有保存期限 》里引用肝病的例子指出”知识的半衰期是45年”,所以我们现在所知的医学在45年后可能会有一半被推翻。既然知识跟放射性原子一样会随着时间而衰变,我们能做的就是持保留的态度,边做边学边修正,本着「行善」跟「不伤害」原则给予民众正确的卫教来免于伤害并期望更积极的促进健康。期望我们的社会用开放的心胸,减少彼此歧见和争执,以跨专业领域的交流和良性互动的方式来增进全民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