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健迷有时候训练后第二天
上台阶时腿发酸,抬胳膊时手臂酸痛
很多人认为这样就说明训练有了效果
有时训练后第二天却啥感觉都没有
你开始焦虑练完肌肉不酸痛
我是不是白练了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健身运动效果的好坏与
运动后肌肉是否酸痛并没有直接关系
健身者应该学会区分
正常的肌肉酸痛和危险的肌肉疼痛
先来看一下肌肉酸痛的原理:
很早之前许多学者认为肌肉酸痛是由于乳酸堆积,肌肉的酸痛感似乎和乳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最新研究发现,乳酸的体内的代谢速度很快,一般数小时之后就会被身体慢慢代谢。
而力量训练的肌肉酸痛基本都是锻炼后的1-2天之后最明显,酸痛感可以持续几天,一般1-3天会自行消失。
其实,肌肉酸痛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肌肉的结蹄组织发生了损伤,也就是说肌肉的慢性酸痛感是由于肌肉损伤所致。
肌肉酸痛和锻炼效果有必然联系?
对力量训练比较重视的健友一般都是以增肌为主,增肌的原理是由于力量训练对肌肉造成了轻微损伤,然后肌肉慢慢修复产生“超量恢复”的过程,这么看好像上面的肌肉损伤造成酸痛和增肌原理是想通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肌肉纤维的轻微受损是增肌的必要条件,但想达到最好的增肌效果,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都很关键,如果肌肉产生过度酸痛感,一定影响之后的几天训练,也就会耽误整体的训练强度。
另外,低重量多次数的训练也会产生肌肉酸痛,但这对增肌效果更不理想。所以说肌肉酸痛和健身效果并没有直接联系,甚至会影响训练效果。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练到位?
训练是否到位还是要看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例如力量训练是重量是否达到了8-12RM的重量,动作是否有6-8个,组数是否有3-4组。
当然,对于锻炼基础差的健友,4个动作3组就已经能产生酸痛,所以说很难有一个标准衡量是否达到了训练强度。
健身要学会听从声音,如果肌肉经常产生酸痛,则要适当控制强度或训练量;如果锻炼一段时间没有任何进步,饮食也没有问题,则需要适当增加强度或训练量。
健身新手在训练过程
中应该循序渐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