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瘦,不要肉! 为了健康,为了好身材,很多人开始健身。
健身打卡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虽然很多人在朋友圈里天天运动打卡,
但是打卡不代表动了,
动了不代表是运动了。
你可能跑步半小时,大汗淋漓,
但是没有任何瘦下来的痕迹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你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时间太短
“我已经锻炼了半个月了,怎么没有效果?”
很多人都想在运动中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想短时间内就达到自己的理想身材。也不想想,你的脂肪是经过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累积起来的,你想半个月一个月就减下去,想得太美!
理论上,男生每周减掉一斤体重,女生每2-3周减掉一斤体重是比较理想的进度。当然,体重较大的减的速度要快一些。
告诉大家一个常识:一般情况下,4周能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8周你的朋友们才能看到你身体的变化,而其他人则需要12周才能看到你的变化。
所以,不要着急,运动不同整形,没那么快速见效,它需要一点时间。
管不住嘴 控制饮食,并不是让你饿肚子,而是让每天的食量与总热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给你两条建议: ① 以自身感受来判断饮食 每顿饭之前保持微微饿的状态,每顿饭后都是微微饱的状态,一般就不会发胖。如果饥一顿饱一顿,就很容易发胖,因为饭前越饿,吃饭吃的越多,吃得越饱,剩余热量也就越容易堆积成脂肪。 ② 以体重变化反推饮食 如果体重没有变化,那说明你的热量摄入是没问题的。如果体重有所上升,那就要注意一下自己的饮食了。
大家需要注意一点,成年人体重上下浮动一两公斤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当然,偶尔放纵下是没关系。
只做有氧
“每天跑6公里,怎么体重一点都没变?”
人体的适应能力特别强,人体会在六个星期内适应新的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如果你已经这样跑步一年,你的身体也许已经适应了十个月。同样的运动量,但是你的燃脂效率已经下降。
建议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运动方式的人可以尝试定期更换一些运动方式。
即使跑步是你唯一的运动方式,也可以变些花样。比如把匀速慢跑换成间歇变速跑。
匀速有氧是比较节省的耗能方式,比如汽车匀速情况下是最省油的;车速时快时慢,反复踩油门,是最费油!
尝试一些新的运动方式,让身体感受不同刺激。
强度不够、运动高质量差 很多人运动瘦身效果不佳的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训练强度不够。
对于有氧运动,衡量训练强度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心率。心率高达160的间歇有氧10分钟要比心率130的慢跑20分钟强度来得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做家务很多时候不能完全代替健身训练的原因之一。
衡量力量训练强度的主要指标有举重的重量和组间休息时间。很多人抱怨自己力量训练燃脂效果不佳,很多时候是举重重量太轻或则组间休息时间过长。训练不光要看时间,更要看质量。
高效的有氧运动条件: 1)心率 ,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0%~80%,即220-年龄,得出最大心率,再乘以5到8成。这有一个卡式公式,相对麻烦但更为准确:
目标心率的计算公式: [(220-年龄)-静态心率]*(60%---85%)+静态心率。
220-年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静态心率=贮备心率。
2)摄氧量,一般情况下,心率达到了,摄氧量肯定也会达到,除非是受到了惊吓等,情绪的突然变化导致的心率上升,或者有心率过速的心脏类疾病才会出现心跳加速但摄氧量不高的情况。
3)持续时间,即运动时间的长短达到多长时间以上,这个没有绝对界限,一般认为下限是15到30分钟以上,理论上没有上限。
4)全身性运动或大肌群参与,只有全身性运动或大肌群参与,心率摄氧量才会双双达到有氧标准,比如跑步,单车,登山,游泳,跳绳等。
有氧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减脂效果越明显,因为在运动中,体内三大能量供给是同步的,但是所占比例不同,时间越久,有氧供能比例就越高,所以好多人说有氧半小时之后才开始分解脂肪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缺乏计划
很多人天天健身打卡,的确是运动了,动了总比不动好,但做运动不等于训练。这也就是为什么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虽然经常运动但很少人有你想要的那种身材。
健身必须有计划有目的的去执行,不然很容易半途而废。
你可以把健身计划按照日历的形式打印出来,贴在镜子或书桌上。
这样自己每周的训练计划一目了然,按照计划一步步完成,完成一个计划就再制定一个新计划,定一个更高的目标,这样你就会一步步向完美身材靠近。
缺乏坚持
如果不能坚持,前面的内容都白费。
健身从来不是以天为单位计算的,减肥是一件相当考验毅力的事情,其中又有那么多科学道理和陷阱。
减肥开始容易,坚持难,
运动减肥不能立竿见影,
但却是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值得大家去坚持。
当控制饮食和科学运动成为习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