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Wendy~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烦人精,据说它让无数姑娘抓狂,明明自己上半身看起来很均匀了,但是:
屁股又大又扁,大腿侧面还会突出一大块?
这腿怎么看怎么短,怎么看怎么粗?
常年穿裙子几乎与紧身裤告别…
这个烦人精80%就是可怕的假胯宽,所以Wendy决定和大家八一八真假胯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真胯宽,这个基本是先天性的,胯部的地方刚好在腰部下方大腿上方,完美衔接在一起,髋部和腰部大腿的比例看起来也很协调,视觉效果整体会显得腿长臀翘腰细。
假胯宽,就是上图左边那种身材,胯部宽的位置刚好在大腿根部,显得十分突兀,腿特粗。
简单来说,两种身材都是胯往外突,但是突的位置不同,一个突在腰部下方,一个突在大腿根部。
那为什么会突在大腿根部呢?
看图,从正面看,一个完整的腿部其实是从髂脊到脚,但总有些人习惯性膝关节内旋,膝关节一往内,那么图中的“大转子”位置就会惯性往外,以至于大转子外置比胯部宽很多,也从视觉上形成了“假胯”。
于是,又短又粗的腿部就出现了。
如果你真的是出现了假胯宽,首先要把心态放端正,节食什么的就别想了,就算把脂肪减下来,那么胯也只是从“宽”变得“没那么宽的宽”;大量的力量训练基本也没什么效果,毕竟你的问题不在胯,而是在膝盖。
所以接下来,Wendy会列几个大部分导致假胯宽的不良习惯以及锻炼时的建议,希望大家对症下药哦~
走路姿势
1.抬腿膝盖惯性内扣
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怎样才处于膝关节内扣,现在先放下手机,夹住你的大腿,如果小腿是分开的,那么此时膝关节就是处于内扣的,这只是坐姿的状态下而已。
我们再看看站姿,在正常姿态下,当你走路抬腿时,会屈曲大腿,抬的过程中不会伴有任何膝关节内旋,那么走路用到的肌肉就是股直肌,当然还有臀大肌腘绳肌。
如果在不良的姿态下,走路抬腿时习惯向内旋转膝关节,那么发力的肌肉就不是股直肌,而是阔筋膜张肌了,刚好这块肌肉就靠近大转子,再加上减脂人群喜欢日行一万步,过度使用下慢慢就被练大,也形成直觉上的假胯宽。
解决方法
先用泡沫轴或者按摩球放松被你错误使用的阔筋膜张肌,如果你真的是假胯宽,按到阔筋膜张肌这个位置一点会非常酸痛的!可见有多么地过度使用这个肌群。
2.落地时习惯内八
如果抬腿时膝关节内旋,那么不难理解,落地时你走路的姿态必然是内八,也就是大腿内旋。
但是走路是会有个单脚支撑的过渡期,也就是迈开一只腿到另一只腿的过程,这就意味着你日行一万步的话就会有一万次单腿的大腿内旋的不良姿态。
从解剖上分析,股骨大腿内旋必然伴随着臀大肌被拉长,我们都知道肌肉被拉长的话其实是处于没有做功的状态,意味着走路本该用到的臀大肌都没怎么被你用上,臀部大腿后侧无力再加上走路单腿过渡的状态,那么股骨大转子自然就会向外顶,刚好就是你“假胯”的位置。
解决方法
改善你走路的步态,避免出现内八、为了卖萌蹭着脚走路的姿态,坐着的时候不要翘二郎腿,加强臀部、腘绳肌的肌力,从而增加髋关节外旋的力量。
动作1
弹力带螃蟹走
动作要点:把弹力圈套在膝盖下方,微微屈膝,注意腰背保持挺直,迈步行走,步幅不宜过大,臀部外侧有发力感即可。
这个动作的好处在于有弹力带的阻力,能让你的臀部在发力同时保持能膝盖不断向外打开。
动作2
俯卧腿弯举
动作要点:俯卧在垫子上,收紧核心,双腿并拢,用臀部的力量上抬双腿直至最高点,注意在动作过程中保持双腿并拢,一定要在顶端收缩臀部维持1秒-2秒。
动作3
弹力带蚌式开合
动作要点:把弹力带套在膝盖上方,双腿并拢,盆骨不要偏转,用臀部发力抬起一侧腿部至最大角度,再顶部停1-2秒缓慢下降。
这三个动作每天都可以做,15次-20次,完成两组到三组就可以了。
如果动作都做对了,你的臀部一定会:
其实,Wendy发现有不少去健身房的小伙伴,都会被私教喊去做体测,结果出来说了你一大堆体态问题,让你买50节课,不买课仿佛你的身体就没救了,其实这多半是销售手段。
关于体态问题的事,Wendy提出几点希望能对你们有帮助:
1:体态问题一点都不可怕,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会有体态问题,而且每个人身上的体态问题还不止有一种。
2:常见的体态问题并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影响。
3:体态问题是长期不良行为习惯的结果,它不是短时期形成的,也不是因为身体脂肪多造成的。
大部分体态问题出现的原因都是现在的人久坐状态,容易造成局部肌肉紧张,关节灵活度降低。
再加上日常不良习惯,造成前侧肌肉过于紧张或者后侧肌肉力量过于薄弱,导致肌力不平衡,自然就出现身体体态的不美观。
所以,要改善不良体态,并不是一口气买四五十节课或者买某宝热销产品就能解决的,纠正体态离不开:
1.时刻注意自己日常不良习惯,如走路内八、办公看电脑惯性颈部前伸、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等。
2.基础的力量训练不可少,前面提到体态问题是由于肌力不平衡,那就要通过基本的力量训练提高薄弱肌群的力量,学习人体最基本的蹲、推、拉动作模式。
3.调整心态,体态问题不是一两天造成的,所以改善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刻在行为和心理上有意识地进行控制。
祝改善愉快~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