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好,我是九姑娘~
今天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有点【重量】的话题:一天最多可以瘦多少斤?
有个人为了搞清这件事情,专门拿自己做了实验。
这个人叫Ross Edgley,身高182cm,体重98kg,体脂率7%,是一个健身狂热者,也是一名运动研究学家。
他的身材是这样的↓
这样的↓
完全看不出哪里还要瘦对不对?
但他是一个有追求的人,他减肥不是为了让自己更瘦,而是想知道人类减重的效率到底有多高,以及减肥和减重到底是什么关系。
为此,他把自己当做小白鼠,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在1天内减掉22斤。
这个决定,九是很服气的,多少人拼死运动1个月都很难瘦10斤,他要在1天内就把好几个月的重量减掉,这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吗?
但他用实际行动表示:自己是认真的!
他知道想要体重暴减,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极限运动和脱水。于是吃完减肥前最后的晚餐后,他开始了自己的22天暴瘦计划。
1天22斤暴瘦计划
早晨起来,先来半小时40度的热水泻盐浴。
在洗澡水中倒入一小杯泻盐,据说人体吸收这些化学元素后会有排毒效果。将水温控制在40℃-41℃,主要是让身体能够大量排汗,最好能持续90分钟左右的时间。
但操作起来并不美好,热浴30分钟左右,Ross就已经头晕目炫,不得不提前结束。
接着是吃早餐。
他给自己准备了一些高蛋白米糊,类似婴儿食品,几乎没有糖和脂肪,只有蛋白质和必需维生素。
emm…看起来就很没有食欲…
吃完难吃的早餐,Ross按计划去了健身房。
他要进行一场高强度的45分钟健身课,目的是尽可能减少身体内的糖原储备。在健身房里,他挥汗如雨。穿着暴汗服的他,每一秒都感觉快要眩晕。
但是他坚持了下来!
健身结束后,他第一次称了自己的体重,足足瘦了11斤!
这个速度可以说很惊人了,但是离他定下的小目标还有一半的距离,所以就算减得很痛苦,他还要继续下去。
他又进行了几次高温热浴,并且喝了一杯浓缩咖啡。在这个过程中他几度崩溃,Ross多次表示:“老子要吃汉堡啊!”
与饥饿和眩晕抗争了6个多小时后,终于可以吃午餐了!
但午餐没什么好期待的,不过是寡淡的脱脂牛肉+生菠菜+生西兰花…
emm…也就比早餐的糊糊要好吃那么一点点吧
一个小时之后,他又开始了和上午一样的健身。
健身结束后,Ross疲惫不堪,身体已经流不出汗了。但是为了体重掉的更快,他又做了一次桑拿,差点晕过去…
这要命的一天终于快要过完了,到了紧张刺激的上秤时间:
在过去的24小时,他的体重从94.3降到83.4,差不多减了22斤!
除了体重有巨大的变化,他的围度也发生了改变:腰围减少了13.7%,手臂围减少了19.4%,胸围减少了11.1%…整个人真·缩水了一圈。
但就像你我看到的,他整个人几近虚脱,而且减少的全是水,几乎没怎么消耗脂肪。
而且在试验结束后的2个小时,Ross因为极度饥饿,开始大吃大喝,很快就把减掉的22斤水补回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盲目追求体重的下降,减肥真正要减的是脂肪。
体重和减肥的关系是…
我们的体重其实包含着3种重量:水重、脂肪重和瘦体重。
水重:体内所有水的重量,包括血流中的水,消化道里的水,还有你身体里各种各样组织细胞中的水分。
脂肪重:体内的所有脂肪。脂肪不仅存在于脂肪易沉积的部位(如大腿、手臂的内侧、还有腹部),还存在于人体的重要器官内及其周围。这也是我们真正要减掉的重量。
瘦体重:除了水重和脂肪重的其他体重,比如肌肉、头发、骨骼、软骨和其他组织的重量。
因为组成很多,所以体重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体内滞留的水分、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量,就是最常见的影响体重变动的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早上晚上称重、饭前饭后称重差异比较大的原因,因为你吃的东西、身体存着的水都是有重量的。
所以,光盯着体重秤上的数字来减肥,真的没有多少意义。
有没有变瘦,看2个指标
如果想要知道自己的减肥有没有效,比起盯着体重秤上面的数字纠结来纠结去,不如看这两个指标:
1:体脂率
体脂率是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要知道这个数字其实还挺方便的,准备一个体脂称就可以了。
比起体重数字,体脂率更能反映我们的真实身材。这个时候必须要祭出这张经典的图了:
体重都是一样的,但却是完全不一样的身材。
顺手放上一张体脂率与身材的参考表,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情况~
2:看围度
P图小兰和我分享了一件开心的事情,虽然连续去了2个月的健身房并没有让她体重体脂减少,但是她隔了半年再回家的时候,亲妈说她瘦了一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减肥有时候看体脂也不一定靠谱,围度也很重要。
毕竟有时候胖得比较均匀或者瘦得比较均匀的话,从肉眼上是不明显的,但是腰细了胳膊细了腿细了2cm还是很明显的。
可以这样测:选择一天的早晨,早饭前进行测量。
胸围:前倾30度,右手拿着软尺,左手做手势,用手背将乳房托到理想的位置,注意不要挤压乳头,然后进行量体。
腰围:手臂微微弯曲时手肘的位置就是腰部的理想位置,一般在最细的地方。一边对着镜子确认位置,一边测量。
臀围:首先将软尺放到臀部最隆起的地方,然后将其两端分别朝着腹部最突出的方向,交叉两端测出臀围。 每次测量相同的地方,就可以比较出身体围度的变化。
大腿围: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用力均匀地站立,然后在大腿根下3厘米处水平地(呈圆圈形)进行测量从左腿开始测量。
小腿围:被测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腿平均负担体重,测量者将皮尺放在小腿最粗的部位,测量一周的围度即为小腿围。
就算体重体脂没变化,围度变小也一样是减肥的胜利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