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看
你们心中的燃脂应该是什么感觉?
是大汗淋漓?
是肌肉酸痛?
是累瘫在地?
……
老实讲
如果运动中没有一点燃脂的感觉
是很容易没有动力的
但是燃脂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这些表现是燃脂?
酣畅淋漓地运动之后,你可能会出很多汗、脸红、大口喘气、肌肉酸痛……这些就是脂肪燃烧的感觉吗?
1.出汗、脸红、喘气:
人体有体温调节的机制。
当你大量运动时,身体细胞内进行氧化作用释放能量使体内温度升高时,下丘脑就会受到刺激,然后下令垂体排放激素使血管舒张、排汗、增加呼吸深度和呼吸节率。
2.肌肉酸痛:
运动后肌肉酸痛,一般是因为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葡萄糖的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当人体运动产生的乳酸大于人体自身消耗乳酸时,乳酸就会阻碍血液的流通,最终形成肌肉酸痛的现象。
单看这些运动表现似乎没有找到脂肪的影子,那么脂肪到底在哪里呢?
脂肪去哪儿了?
这就要回顾下脂肪的一生了。
脂肪的一生大概是这样的:
来:从食物中来。一般来说,多吃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它的含量会增加,而饥饿的话会减少,这也是为啥少吃能减肥的原因。但这种方法只能用一时,时间长了身体是不同意的。
去:因供能而去。当机体能量消耗较多而食物供应不足的时候,身体里面的脂肪就会开始大量动员(一种是经过复杂的变化转为糖,一种是直接分解),经血液循环输送到各个组织,被氧化消耗。
敲下重点:氧化消耗,也就是说脂肪的消耗是需要氧气的。这也是为啥会说有氧减脂的原因,没有氧,脂肪哪来的动力消耗呢?
脂肪的氧化作用一般是这样的:
我们的脂肪要消耗掉,需要氧气的配合。氧化之后得到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比重大概是84%和16%。
也就是说,每消耗1kg的脂肪,它会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成0.84kg的二氧化碳和0.16kg的水。
你的脂肪其实并没有燃烧,而是在身体内经过复杂的作用后,变成呼出来的气和排出来的水……而且呼出去的气比水要多得多……
还有就是,脂肪的日常是保护保暖+供能。不会一遇到氧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地兴奋到要自我分解。在身体没有需求的时候,它是基本不会主动燃烧自己的……
至于啥也不想做、只想躺着靠呼吸就能瘦的那种,可能做梦会实现得快一些。
知道这个有啥用?
那当然是破解谣言了。
1. 流很多很多的汗表示燃烧了很多脂肪?
这个谣言已经科普过很多次了,这次还是可以拎出来再说一次。
流汗和燃脂的关系大概也就半毛钱关系吧。
从脂肪分解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的比例来看,也许汗里面也有脂肪的“眼泪”。但是1kg脂肪才分解出0.16kg的水,这水有可能是汗、也有可能是尿……再说大多数人的运动一次还不至于消耗1kg脂肪,这汗水里掺着多少脂肪就不好说了。
而且运动消耗糖的时候也是会流汗的。汗腺发达的那种更是随便动动都有不少汗。
以汗水的多少来判断燃脂的程度,真的不太靠谱。
2.一定要运动半个小时脂肪才会消耗吗?
当然不是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你开始运动了,身体的糖和脂肪就会上阵给你供能了。不过占的比例有差别,在最初的时候,糖占的比例大一些,越到后期,脂肪供能占得比例就会越大。
有研究发现:
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中等强度、长时间跑步运动中,男生脂肪的氧化量和脂肪参与的供能量快速增多的时间点在31~35min之间,女生脂肪供能快速增多的时间点为26~30min之间。
这个数据可以为我们的运动时间做一个参考。不过也要注意下研究的样本是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本身运动神经是发达的那种,普通人的话还是要注意下运动强度的。
3.可以通过运动会让脂肪变成肌肉?
真的有不少减肥er觉得脂肪会变成肌肉来着……
但这妥妥就是逆天啊,毕竟脂肪和肌肉并不是同一个东西……
脂肪本质上是脂肪细胞,而肌肉则属于肌细胞。运动只能让脂肪细胞变小,而不能把它变成另外一种细胞。
那为什么运动后还是有肌肉呢?
那是你本来就有的,原来是被肥大的脂肪细胞遮住了,现在脂肪细胞变小了,自然就流露出本来的面目了。
本文参考资料:
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中机体能量代谢特征研究.王巨文
责任编辑: